策点洞察
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
 

编者按:如果说生活是由接续不断的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而几个关键的选择又奠定了我们的人生轨迹,那么对已知蝴蝶效应、渴望更好生活的人来说,提高对大小事件的决策水平,就至关重要了。本文编译自Psychology Today,作者为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博士杰尔米·尼科尔森(Jeremy Nicholson),原文标题“5 Tips for Better Decision Making”。文末附有学术彩蛋。

图片来源:Pexels

传统经济学对人们在事实全面、逻辑思考的情境中是如何决策的作出了很好的解释。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全部的信息,并且决策会受到情绪的干扰。这些不确定、有风险的日常决策通常会引发偏见,需要调节情绪,甚至还会养成一些习惯。

因此,为了解释这些在不确定和风险下的选择,行为经济学吸收了心理学中不同领域的理论和研究。两者相结合,为我们如何做出更好的日常决策以及影响他人的决策提供了一些洞见。

要理解和运用这些洞见,我们首先从基础假设开始——就是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的选择和决策。有时候,我我们会以一种快速和自动的方式想事情。另一些时候,我们会慢慢地想,深思熟虑。这两种做选择的方式各有利弊。

思考,快与慢

行为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丹尼尔·卡尼曼)在Thinking, Fast and Slow(《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详细讨论了思考的微妙之处。尤其,他使用了两种认知“系统”的框架。卡尼曼解释道:

“系统1快速而自动地运行,很少或不需要下功夫,也没有自主控制感。

系统2集中注意力,需要下功夫进行思维活动,包括了复杂的计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介质、选择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的主观经历相关。”

卡尼曼在书中详细地叙述了两种思考方式的大致过程、差异及其对不同类型决策的影响。他指出,快思考系统可能很快、很轻松,但它通常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依靠直觉和偏见,会带来过度自信。相比较,慢思考系统通常更加平衡,需要更多的信息,采取更可靠的决策规则——但是需要注意力和下功夫(通常有限)。基于此,做出最好的决策通常是要平衡和管理好这两个系统,思考的快与慢。

图片来源:Pexels

更好决策的简单法则

基于上述,下文是一些能让你做出更好决策的建议。

1) 好好休息或明天再做决定

当你需要做出重大决定时,最好是在充分休息、精力集中、动力满满之时。卡尼曼称,慢系统需要注意力、动力与自控力。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并且容易在我们忙碌、压力大和疲惫的时候减弱。

虽然这一观点面临着一些挑战,Baumister、Tice和Vohs在最近的2018年的文献综述中证实了这种减弱在决策上的负面影响,他们研究了学习中的儿童、医院员工、法官和选民。因此,如果可能,仔细思考你的重大决策,好好休息,保持头脑清晰,有精力和动力来完成这个任务。你的妈妈以前说“睡一觉,明天早上再说”,可能就是一个好的建议。

2) 慢慢来

清晰和有逻辑地思考也需要花费时间。当我们面临时间压力和DDL的时候,我们的快思考系统就会取而代之。比如,根据Kirchler及其同事在2017年一份对金融决策的研究,个人处在时间压力之下,更有可能做出冒险的决策。

是的,当我们匆匆忙忙,我们容易跳到一个结论,可能都是偏见和直觉,而不是仔细思考事实与信息。因此,快思考系统可能在一些不需要谨慎思考也没有什么风险的细微、惯常的日常决策中有用,但是,如果我们要做的决策是更复杂、更重要的,我们就需要花时间,深思熟虑。

3) 获得事实

除了要有时间和精力去清晰地思考,我们的决策好坏也同我们的信息好坏直接相关。我们可以花几个小时去思考一个选择,但是如果我们所有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或者质量不佳,那么我们所下的功夫和所得的思考就没那么有效了。最终,这种不确定的决策,会让我们用偏见和直觉去弥补任何空白部分,也就采取快思考。因此,如果我们在做决策时,越多的可靠事实和信息,越能让我们减少不确定性,做出更好的决策。比如,Ariely在其2000年的研究指出,如果顾客就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流有更多的掌控,他们就能更好地匹配偏好、增进了解、提高对自身判断的自信。

但是,没有“完美”但信息——无休止地评估也是没有效果的(这通常被叫做“分析瘫痪”)。其研究还指出,掌控信息流是吃力和累人的。因此,方法就是,根据决策的重要性看你所需获得信息的多少。当你要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给慢思考系统更多的事实,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4) 接受一切可能性的存在

有时候,我们的快思考系统会在我们思考事实、信息以及做出最终决策之前产生偏见。Gilbert在其1991年的一份研究中指出,我们通常自动地把一些东西当成是“真的”,此后才去仔细思考。根据Kunda在其1990年的一份研究,我们就一个事件的推理可能会受到“方向性偏见”的影响,让我们只看到那些支持我们已然想要相信的信息和事实。

因此,我们容易快下结论,或者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情,而不是诚实地去看所有的信息和事实,思考它们到底说明了什么。因此,在做重要决策的时候,对所有的事实和可能性(尤其是那些你不想要或不喜欢的)保持开放的态度是有用的。虽然很有挑战,有时候可能也会让你不舒服,但这个思维方式能够帮你避免做出那些可能让你“一时爽”、后来“打脸”的决策。

5) 制定规则

即使是最厉害的决策者,也还是个人。我们都会累、没干劲、草率、压力大,甚至有时候很情绪化。此外,要得到每一事实,仔细思考每一决定也是不可能的——尤其当我们每天还都要过日子。所以,当他们清晰地思考时,更有效的决策者通常会制定简单的规则和方程式,让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卡尼曼指出,这种策略、方程式、算法在一些领域通常都比直觉决策更好。同样,在一份行为金融的文献综述中,Ricciardi和Simon建议投资者制定投资检查清单,把它作为“规范交易策略”的一部分,最小化情绪偏见对买卖决策的影响。

再看看更日常的例子,一个人可以在家里写好购物清单,想一想到底需要什么(在店里只按清单购物),而不是受饥饿或昂贵甜食的诱惑。同样,他们还可以设定一个大件购物上限,想一想自己能负担什么(而不是一时冲动看上了某个房或某辆车,之后又付不起)。总之,即便在我们容易诉诸偏见和情绪化思考的场景中,我们仍可以提前制定规则或方程式,给自己一点支持。

参考文献

  • Ariely, D. (2000). Controlling the information flow: Effects on consumers' decision making and preferences (掌控信息流:对消费者决策及偏好的影响).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消费者研究报》), 27(2), 233-248.

  • Baumeister, R. F., Tice, D. M., & Vohs, K. D. (2018).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regulation: Conclusions from the second decade of willpower research (自我调节的力量模型:关于意志力研究的第二个十年的总结).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心理科学观点》), 13(2), 141-145.

  • Gilbert, D. T. (1991). How mental systems believe (“相信”的心理机制). American Psychologist (《美国心理学家》), 46(2), 107-119.

  • Kahneman, D. (201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思考,快与慢). New York, N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FSG出版社).

  • Kirchler, M., Andersson, D., Bonn, C., Johannesson, M., Sørensen, E. Ø., Stefan, M., Tinghög, G., & Västfjäll, D. (2017). The effect of fast and slow decisions on risk taking (快慢决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风险与不确定性报》), 54(1), 37-59.

  • Kunda, Z. (1990). The case for motivated reasoning (动机性推理). Psychological Bulletin (《心理学蓝图》), 108(3), 480-498.

  • Ricciardi, V., & Simon, H.K. (2000). What is behavioral finance? (行为金融是什么?) Business, Education & Technology Journal (《商业、教育和科技报》), 2(2), 1-9.


友情链接

在线
沟通

在线
QQ

电话
联系

13585925469

在线
留言